漢字 育

拼音:   注音: ㄩˋ

部首:   部外筆畫: 4   總筆畫: 8

簡體部首:   簡體部外筆畫:4   簡體總筆畫:8

繁體部首:

五筆86/98:YCEF   倉頡: YIB   鄭碼: SZQ   電碼: 5148

筆順編號: 41542511   四角號碼: 00227   UNICODE:80B2


基本字義

  ㄩˋ
  1. 生養:~齡。節~。生兒~女。
  2. 養活:~嬰。哺~。培~。撫~。養~。
  3. 按照一定的目的長期地教導和訓練:德~。智~。體~。美~。教書~人。

英漢互譯

educate   give birth to   raise   rear  

地方方言

  • 粵語:juk6
  • 客家話:[沙頭角腔]jiuk7[客語拼音字匯]yug5[海陸豐腔]ruk7ruk8[寶安腔]juk7[臺灣四縣腔]juk7juk8[東莞腔]juk7[梅縣腔]juk7[陸豐腔]juk8[客英字典]juk7

詳細解釋

  1. —— 見“杭育”( hángyō)
  2. 另見 yù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未集下》《肉字部》 ·育 ·康熙筆畫:10 ·部外筆畫:4
  • 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余六切,音昱。《說文》養子使作善也。《廣韻》養也。《易·蒙卦》君子以果行育德。《註》育德者,養正之功也。《疏》育養其德。 又《爾雅·釋詁》育,長也。《詩·衞風》旣生旣育。《箋》育謂長老也。《書·盤庚》我乃劓殄滅之,無遺育。《傳》育,長也。《晉語》正名育類。《註》育,長也。 又生也。《禮·中庸》發育萬物。《註》育,生也。 又覆育也。《詩·小雅》長我育我。《箋》育,覆育也。 又幼稚也。《詩·衞風》昔育恐育鞠。《箋》昔育,昔幼稚之時也。 又地名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育陽。《註》屬南陽郡。 又《集韻》亦姓。 又《集韻》直祐切,音胄。胤也。 又《韻會》通作鬻。《詩·幽風》鬻子之閔斯。《禮·樂記》毛者孕鬻。《註》鬻,生也。又《集韻》或作毓。《前漢·五行志》孕毓根荄。 又《韻補》葉音亦。《詩·大雅》載生載育。葉上夙下稷。夙音夕。 又葉音乙。《黃伯仁龍馬頌》稟神祇之化靈,乃大宛而再育。資螭之表象,似靈虯之注則。

說文解字

  • 《卷十四》《部》 ·育
  • 養子使作善也。從肉聲。《虞書》曰:教育子。毓,育或從。余六切〖注〗徐鍇曰:“,不順子也。不順子亦教之,況順者乎?”

English

produce, give birth to; educate

字典(簡體版):https://www.ziqqq.com/zidian/MTIyMDQ=.html


別人正在查的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