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|
---|
成語解釋 | 泰山:我國的名山;在山東省境內。有眼睛;卻不認得地位很高或本領很大的著名人物。 |
成語出處 |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二回:“師父如此高強,必是個教頭,小兒'有眼不識泰山'。” |
成語注音 | ㄧㄡˇ ㄧㄢˇ ㄅㄨˋ ㄕㄧˊ ㄊㄞˋ ㄕㄢ |
成語拼音 | 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 |
讀音讀法 |  |
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語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成語用法 | 復句式;作謂語;用于自謙的客套話 |
成語結構 | 復句式成語 |
來源年代 | 古代成語 |
成語正音 | 識,不能讀作“shì”。 |
成語辨形 | 泰,不能寫作“秦”。 |
成語辨析 | ~和“有眼無珠”;都含有“見識淺陋;不識人”的意思。但~偏重在認不出地位高或本領大的著名人物;還可用來指責或嘲諷人。不作為罵人話;“有眼無珠”比喻對人或事物沒有識別能力;不限于人;更不限于地位高或本領大的人。可用作罵人話。 |
近 義 詞 | 有眼無珠、視而不見 |
成語實例 |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25回:“到如今你拿他當古董鋪老板看待,真正'有眼不識泰山'了!” |
英語翻譯 | have eyes but fail to see Taishan Mountain |
日語翻譯 | 眼(め)はあっても立派(りっぱ)な人物(じんぶつ)を知(し)らない |
成語謎語 | 看見岳父不搭腔 |
歇 后 語 | 瞎子拜見岳父;魯班招女婿 |